UTSDGs
回首頁
關於SDGs
活動紀錄
年度報告
北市大
English
「你我共好」的善循環-社區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場域經營-告別的心理韌性準備
3月13日(星期三)計畫團隊邀請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張菊惠副理事長與場域志工及社區民眾分享表有關告別的心理韌性準備講座。講座中探討了告別的不同層面,並用豐富且多元的繪本為教材,引導場域志工及社區民眾建立更積極、堅韌的心理態度。 首先,講座提及告別的正常性,強調生命中充滿變化,而告別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環。這種角度的轉變讓我明白,接受告別是理解生活不斷變遷的第一步。不再視告別為失敗或是挫折,而是將其視為人生的必然歷程,這種心態轉變對於提升心理韌性至關重要。 其次,講者強調接受情緒的重要性。在告別的過程中,各種情感湧上心頭,包括悲傷、憤怒、無助等,這些情感都是正常的反應。學會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情感,而非否認或壓抑,是建立心理韌性的一環。這種開放對話和自我反思的態度,使場域志工及社區民眾更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進而更堅韌地迎接變化。 講座中提到的社會支持的力量也讓參與志工深受觸動。在告別的時刻,身邊的支持系統變得至關重要。家人、朋友、甚至同事的理解和陪伴,能夠減輕痛苦、分享負擔。這提醒我們在面對告別時,不應該獨自承受,而是主動尋求社會支持,以共同度過難關。 菊惠老師還分享了建立新的生活意義和目標的重要性。在告別後可能感到迷失和空虛,但同時也是尋找新的生活方向的機會。這讓參與學員開始思考,告別不僅是一種終結,更是一種新的開始,透過重新設定目標和價值觀,大家可以找到新的動力和生活意義。 最後,講座中提及的自我關懷和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給予場域志工及社區民眾實際的行動指引。這些包括運動、冥想、保持規律的作息等,都是在告別過程中保持心理韌性的重要工具。這使我意識到,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是為了更好地應對生活變遷。 整體來說,計畫團隊希望透過這場講座為場域志工及社區民眾提供了全方位的心理韌性準備,讓場域志工及社區民眾更加堅信在告別的過程中,大家可以透過積極的心態和適切的應對策略,不僅度過難關,更找到新的生命意義,營造社會自助互助、 共好、有韌性的 生活環境。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3/13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