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SDGs
回首頁
關於SDGs
活動紀錄
年度報告
北市大
English
「你我共好」的善循環-社區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場域經營-五月份-團隊會議
計畫團隊於 113年05月03日(星期五)線上召開團隊業務討論會議。 討論彙整如下: 一、【USR推動中心】第三期113年度訪視活動彙整: 計劃名稱:「你我共好」的善循環-社區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場域經營 活動類型:校內課程 課程名稱:弱勢場域的倡導與關懷-心理療育包製作課程 日期/時間:113/05/24(五) 11:30~13:00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地點: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CB105A教室 參與對象:USR推動中心訪視委員、計畫主持人-莊旻達副教授、共同主持人-李佳穎副教授 、協同主持人-莊季靜助理教授、課程學生、USR辦公室計畫人員-廖健良、「你我共好」USR計畫助理-林俊諺、「你我共好」USR計畫助理計畫助理-高齊 訪視活動流程 弱勢場域的倡導與關懷-心理療育包製作課程 時間 訪視項目 地點 說明 11:30- 12:00 -弱勢場域的倡導與關懷- 心理療育包製作課程 博愛校區 CB105A教室 以認識弱勢族群的處境與困難、學習觀察並指出場域 的問題與需求、探索自身專業如何應用於社會實踐、 嘗試建構出可能的倡導性/關懷性服務方案為核心,至 弱勢場域或相關單位覺察場域的需求,以倡導及關懷 的角度為出發點,思考如何將自身專業轉化為倡導或 關懷性的服務,期望課程延伸了解對精神障礙者、中 年焦慮者等族群處境與困難、學習觀察並指出場域的 問題與需求、探索自身專業如何應用於社會實踐、嘗 試建構出可能的倡導性/關懷性服務方案為核心,至弱 勢場域或相關單位察覺場域的需求,以倡導及關懷的 角度為出發點,思考如何將自身專業轉化為倡導或關 懷性的服務,課程期望透過設計心理療育包系列課程 ,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對心理健康及情緒教 育的認識,並延續議題散播於台北市與新北市社會服 務團體。 12:00- 13:00 -訪視委員與計畫團隊- 交流時間 博愛校區 CB105A教室 USR推動中心訪視委員與計畫團隊交流分享。 二、旻達主任計畫課程內容彙整: 計畫主軸主要永和民權社區針對精神障礙團體、透過佳穎老師、凱嫈老師、季靜老師帶一些相關手作、培力主題等等課程,過程發現分析有幾個目標族群,目前透過新北市心理衛生中心合作洽談療育包內容,推廣到台北市及新北市、現階段針對這些族群部分導入通識課程,把大家的知識體彙集起來,有點類似像世界咖啡館、審議式民主討論模式運用實作課程讓學生的觀點去思考弱勢族群的議題及心理療育包內容適不適合,做初步規範之後,預計7-8月找一些針對這樣的服務團體去訪視及回饋意見,再做一些修正內容及應用性高的東西,預計9-10月做出心理療育包並推廣到台北市及新北市機構服務團體,並可以回饋社會找出弱勢族群的解方,找出即時性的療癒工具。 佳穎老師補充:當初選擇永和民權社區是精神障礙族群嚴重者居多,因為這樣機緣有跟新北市心理衛生中心連結,上一年度有針對這樣的議題去做情緒教育的展覽,因為展覽成效不錯,希望延 伸可以做心理療育包,期望情緒教育與心理疾患課題做延續。 三、訪視當天相關資料: 1.影片(電子檔) 2.簡報(電子檔+紙本) 3.便當(葷、素) 4.咖啡(拿鐵) 5.水 6.一口酥禮盒*10 7.一口酥(空盒)*3 8.一口酥袋子*3 9.背心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5/03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