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好」的善循環-社區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場域經營-場域實踐課程成果展

弱勢場域的倡導與關懷課程於113/06/07(五)~113/06/13(四)在博愛校區藝術館一樓展示中心舉辦期末成果展,課程由莊旻達老師、李佳穎老師、莊季靜老師與翁士恆老師共同合授,期望透過至弱勢場域或相關社服單位覺察場域的需求,以倡導及關懷的角度為出發點,思考如何將自身專業轉化為倡導或關懷性的服務。  弱勢場域的倡導與關懷課程目標為:1.認識弱勢族群的處境與困難、 2.學習觀察並指出場域的問題與需求、 3.探索自身專業如何應用於社會實踐、 4.嘗試建構出可能的倡導性/關懷性服務方案,以上述課程目標為主軸。 課程內容包刮陪伴弱勢的社會思考 、經營關愛之家: 無國界寶寶的陪伴與照顧 、參訪關愛之家、愛滋病童的生存權探討 、弱勢群體的心理諮商與輔導 、身心障礙者的權利改善 、身心障礙機構團體參訪、如何透過地方創生改善弱勢社區的困境I & II 、社會實踐思考I: 問題探索與定義 、社會實踐思考II:解決方案發想、如何貢獻自身的專業 、社會實踐思考III:解決方案細節規劃、社會實踐思考IV: 方案實踐等相關課程。 計畫團隊希望有參加弱勢場域的倡導與關懷課程的學生們,透過期末成果展深刻體會到社會上許多被忽視的角落,以及這些角落中的人們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這次的課程展覽不僅展示了師生與計畫團隊在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更讓師生與計畫團隊有機會與弱勢群體直接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並且反思我們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 展覽會場中展示了不同主題的研究與實踐,包括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兒童教育資源的不足、老年人的孤獨感等,展覽期間來自也有很多跨校的師生提供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與反饋,讓師生與計畫團隊認識到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並且如何通過改進細節來提高實際效果。 整個過程讓師生與計畫團隊深感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得到公平的對待與幫助。我們也更加確信,通過持續的關注與實際行動,我們能夠為弱勢群體創造一個更加友善與包容的社會。這次的課程經驗,不僅豐富了師生與計畫團隊的知識,更提升了師生與計畫團隊的社會責任感,師生與計畫團隊會繼續關注並投身於弱勢場域的倡導與關懷工作。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6/07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