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好」的善循環-社區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場域經營-七月份-團隊會議

計畫團隊於 113年07月01日(星期一)召開實體與線上申請第四期USR計畫討論會議。討論彙整如下: 旻達主任簡要介紹了USR計畫的背景與目標,包括促進大學與社區的互動、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發展創新且可持續的社會服務項目等並說明此次會議的目的是討論並審核第四期USR計畫的申請,確保計畫符合學校的社會責任 (USR)目標,滿足社區需求和學校發展方向。 計畫名稱: 「你我共生」的善循環-社群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弱勢場域經營 目前規劃各子計畫目標與主責老師: 標竿社區移植的推動與後續規劃-旻達主任 規劃推動標竿社區移植,促進社區發展與共享資源,並規劃社區參與工作坊和定期成果評估。 國際連結與推動的推動與後續規劃-季靜老師 規劃透過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全球教育資源共享,提升學生國際視野,並規劃定期國際研討會和合作項目。 心理諮商與輔導的推動與後續規劃-凱嫈老師 規劃將加強心理諮商與輔導服務,提升師生心理健康,並規劃定期心理健康講座與工作坊,提供專業支持。 弱勢場域培力的推動與後續規劃-士恆老師 規劃將推動弱勢場域培力,提升弱勢群體能力與福祉,並規劃技能培訓、資源支持和定期成效評估。 社會處方箋的推動與後續規劃-瑩慧老師 規劃推動社會處方箋,整合學術專業資源,提供社區居民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服務,並規劃定期健康促進活動和效能評估。 旻達主任總結了會議討論的主要內容,強調士恆老師部分以社區、社群概念,社群定義較為寬廣,比如像機構(如基金會)經營一個場域我們叫做社區,我們擴大工作影響力,一方面有實體的社區,另一方面有虛擬的社群。另簡述新提案之計畫三年的規劃目標第一年:從場域如何走到外面並建立其他場域連結模式,另外可以做弱勢場域相關經營及問題彙整。第二年:集聚我們培育訓練的人才到場域裡面上課或做培力經營。第三年:計畫成果可以安排在第二年、第三年把相同理念的國際組織或機構互相連結交流計畫申請書會進行後續整合,並在113/07/12(五)請團隊老師撰寫完成第一版,以提供後續整理作業。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7/01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