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 Hub】以玩耍為名,許一個快樂的臺北城西生活-玩耍式城市行銷之經營與實踐-星空山城-國際倡議與在地回應

講者從一個很小的問題切入:光害控制的議題十分小眾且無強制性,倘若如此,為何台灣要去響應?這個問題畫龍點睛地直指本課程「全球治理」的內涵,至於其答案則對應到社會實踐領域,故值得本校USR計畫團隊參考。 暗空的倡議起源於1980年代美國亞歷桑納州,一開始是為了控制光源以便觀察天文,隨後注意到城市光源也會影響到動、植物如鳥類、海龜以及樹木花苞。故此國際倡議希望人類自主限縮燈照範圍以及時間,讓大自然可以恢復黑暗下的行為規律。 然而,營造暗空環境需要在地接力,關鍵在於能否將毫無強制力的國際倡議價值觀,深入地方社區,形成集體行動。2012年台灣合歡山出現光害,促使台灣星空守護聯盟成立,雖然踏出好的第一步,但是2016-2019年,該聯盟缺乏有力的策略推動。於是僅有12000居民的清境地區,透過農場觀光引來每年6百萬人次造訪,反而讓環境髒亂的問題更嚴重。2019年台灣進入地方創生時代,仁愛鄉公所與暨南大學合作,共推星空山城此一創新社會設計,在既有的旅遊經濟模式上,結合暗空公園與周邊部落文化故事,再加上山林生態保育。這一方面成功讓異質性很高的多方利害關係扣合起來,提供了明確的行動誘因,另一方面讓各組織團體合力產出,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進而改善了過去不公道的發展模式。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10/30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