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 Hub】陪伴畫室:學習•陪伴•共融的臺北藝術行動計畫-Empower Studio藝術陪伴活動:用愛看萬華 一起畫畫吧A班

一、準備歷程 在備課的過程中,前期實操一輪後,考慮到時間和作品完成度的狀況,從作品到成果發表,我們在課程上的事前準備如下: 1.事先備好各式材料與示範所需的教材,如:上課簡報、紙張裁切、影印繪畫參考圖片等……。 2. 從紙張尺寸到繪畫用具的選擇貼合學員的程度去選購,使用適合初學的繪畫材料進行課堂操作,如:寶虹水彩紙、王漾水彩顏料盒等……。 3. 打稿草圖的安排從學員自行繪製轉變為複印方式,讓學員將繪畫重心放在描線與染色上。 4.把繪畫的步驟簡化,先運用簡報向學員說明大致的流程,再實際現場示範,讓大家更清楚整個操作過程。 5.將繪畫參考圖片分難易度1-5級,讓學員可以自由挑選契合自己的主題。 6.完成的作品利用簡單易取得的紙框進行美化,使成品更加精緻。 二、課程/活動簡介 以萬華在地特色建築與具有人文歷史的街景,選擇龍山寺、剝皮寮、西門町等經典景點作為繪畫主題,教導學員用簡易的方式將圖稿複印於紙上,並使用代針筆描線,最後染上輕水彩 使學員可以透過繪畫的方式重新認識萬華,留下自己的獨到眼見。 三、學員反應、回饋與成效 課前同學們看到桌上的示意圖,第一反應一致認為完成的難度很高,經過我們實際示範一輪後,前期在複印圖稿與描線的環節中,同學們的狀態普遍良好,並無大礙。 到了上色時間,同學們常常會害怕下筆,一方面是水彩較無法反覆修改,是相對有時間性的媒材;另一方面則是擔心難以調配出適合的顏色,這時,我們會用鼓勵式的教學讓學員提高自信心,或是適當提點繪畫當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盡量使學員參與全程自主完成作品,最後看到同學們十分滿意自己的成品,且開心的留影、互相交流,使我們的成就感滿滿。 四、整體執行心得與建議 這是我初次到外面參與教學的課堂,在前置作業中,緊張之餘,我們遇到打稿操作上的困難,考量到學員們的繪畫程度,臨時換掉原先計畫,改為複印方式進行,整個準備過程雖然繁複,但是學習到新的方式,是件令人開心的事。 在本次的課堂中我負責介紹繪畫的主題,並適時指導學員們的繪畫狀況,前者在實作的過程中十分順利,學員反應良好;後者則需要花點時間適應,這不僅挑戰自己如何在適當的時機點介入教導學生,還要留有學生適當的自主實作空間。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學員難以下筆畫圖片中的老年人,當時我下意識地直接在他的紙上修改,卻令學員尷尬不已,那時才驚覺這樣的作法似乎讓學員有種無法依照自身本意進行的微妙情境,事後我也從中學習到不隨意在學員的作品上動筆,盡量在別處演示給學員看即可,獲益良多。 「跟妳聊天很開心!」,這是一位學員對我說的話,聽到的瞬間,心中充滿感動,繪畫只是課堂內容的一部份,其實真正重要的是陪著學員們一步步完成作品的過程,老師的責任不只是教學,更是傾聽者,與學生友善互動才是這堂課的意義所在。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7/06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