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 Hub】陪伴畫室:學習•陪伴•共融的臺北藝術行動計畫-Empower Studio藝術陪伴活動:花樣變變變,把記憶收藏B班

一、準備歷程 由於本次的課程重點為花樣以及印章,因此在準備方面主要聚焦在花樣的設計及選擇,以及媒材的選用。 考量花朵本身所具有的花語、代表性後,我們選擇了木棉、洋紫荊、荷花、牡丹、蘭花等四種。都個別代表了不同的國家、地區,使圖樣更加具備區域代表性,如木棉便是我們的活動地點中正區的區花。 在設計上我們統一風格、規格,以較為柔和平順的線條去繪製,並根據不同花種的特徵酌量以線段裝飾。為使學員在構圖上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我們在每一種花都各自做了許多不同角度和數量的圖樣,在創作上也能夠有更多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在媒材的選擇上,考量到在帆布袋上的實用性,我們嘗試了油墨印泥、壓克力兩種,最終由於壓克力在色彩上的變化性較廣,因而決定以壓克力作為此次活動的媒材。再配合保護漆保護圖樣,使此次活動的成品可以更加具有實用性。 示範用的帆布袋教具在設計上也選用了四種不一樣的構圖和創作手法,如環繞排列、堆疊交錯、留白遮罩、手繪結合等方法,提供學員作為參考。書面範例則羅列了各種配色、漸變、調色的說明及範例,幫助學員在實在作上更有效率及變化性。 二、課程簡介 本次課程以花朵作為主軸,並且設計了三十多種的獨一無二的圖樣,以供課程創作使用,學員可利用壓克力調配出各式色彩,並結合重疊、遮罩、漸層等創意手法制作出帶有個人風格的特色帆布袋,在揮灑創意之餘也是相當具有實用性的作品。 三、課程回饋 在最開始花朵介紹的部分,或許是因為介紹的方法不夠有趣,因此學員的反應比較平淡。而到了介紹如何在帆布袋蓋印章的技巧時,因為我們太緊張,再加上對蓋印章的技術不夠熟練,導致我們在學員們面前一直做不出令人信服的技法。而在最後整理善後的時候,有個學員特地過來稱讚我們上課的台風。他表示,雖然一開始有點太緊張,但到了課堂後面就越來越好,表現也越來越穩健。這個小小的回饋對我們來說是一大強心劑,不僅僅是一個言語上的鼓勵,更是對我們課堂的一大肯定。 四、整體心得 整堂課程綜觀下來,從一開始對我們來說就已經困難重重。從討論課堂內容、花朵樣式,到與印章廠商接洽與討論,以及最後的課堂呈現與學員給我們的反饋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大學課堂中學習不到的經驗。考量到不是每個人都擅長繪畫,因此我們選用印章做為載體,在帆布袋上盡情蓋上自己的創意,唯獨沒有算到的便是自製印章的費用超出我們的想像,幾乎佔據了所有的預算。也因此我們在工具方面,想辦法找出自己本身就有的畫筆、抹布之類的讓預算不要再增加。 而在當天上課時,雖然旁邊有老師幫忙,但主要還是由我們在現場的三位助教負責主持這堂課,因此沒有經驗的我們多少有點緊張。在學員有問題的時候盡可能的幫他解惑、引導,並且讓學員在課堂中能夠自在的創作。 印章在使用完之後需要一些時間清潔,但或許是因為時間有限,有些學員的清潔稍微有點倉促。最後收拾的時候,雖然我們自己說不用學員幫忙,但事後回想時,我們認為可以適當的給予學員一些善後的工作,來減輕只有一個小時復原的時間壓力。又或是給予自己更多的中間休息時間,讓助教更能準備好下午的課堂。 而最後學員給我們的反饋是滿滿的包容與稱讚,並且希望下次還能有相同或類似的活動可以參與。我們目前剩餘的材料花費最多的就是印章,因此我們希望下次的活動也可以根據這些印章與其他實用的東西結合,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實用小物。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7/03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