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 Hub】陪伴畫室:學習•陪伴•共融的臺北藝術行動計畫-Empower Studio藝術陪伴活動:策展活動

一、準備歷程約 活動前按照各課程(花樣變變變、一起畫畫吧、動手玩藝術)的學員於課程中創作之作品為基礎,針對不同的作品樣式,設計不同的展出方式。以「花樣變變變」課程為例,因為作品皆創作於布織帆布袋,立體之餘也有平面設計的特色風格,因此和學員共同設計後決定採用麻繩與木夾方式,如曬出作品向大眾展示般,展現學員們多元豐富、各有巧思的創意作品。另外,「一起畫畫吧」課程則以插畫展展出方式,使用深色與淺色卡紙精準裁切並製成配合作品大小的畫框,使作品展出效果更吸睛也更突出。最後再整齊貼在牆上讓觀者可以清楚欣賞各式創意畫作。 二、課程/活動簡介 策展活動目的、主旨以老師、助教、學員間的討論為基礎,以最適合各課程學員創作之作品展現效果的方式做展出,並在其中讓各課程學員體驗佈置藝術創作展覽所需要的前置討論與調整、實際操作等等。 三、學員反應、回饋與成效 佈展前與學員討論過程中以提議方式讓學員參與討論,並提出各方意見、最後正式決定展出方式。實際布展前的採購由助教負責,佈置過程則是全員一起參與,從空空的展牆到貼上由學員們親自書寫、命名的作品卡,定位後再讓學員們將作品以果凍膠、掛鉤等方式貼上作品,達到明確、完好的展出效果。過程中學員們都積極參與,並主動幫助彼此、助教將佈展工作工作完成,即使遇到小問題也能發揮集思廣益的力量解決。 四、整體執行心得與建議 整體執行過程經驗到很多。前置作業上除了規劃計畫可不可行,也規劃與學員們互相討論,來回提議、滾動性修正方案,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後再去採買。採買過程中也需要多次實驗,找出最適合展出的用具與規劃實際操作時的步驟。實際操作當天則和學員們分工合作,由老師與助教一起帶領學員們參與活動,完成最後的布展展出效果、目標。以上經驗都是需要實際參與才能體驗到其中的困難,也從中經驗到很多突發狀況的處理方式,例如過程中需配合場地狀況而改變展出方式的應變能力(發現展出場地的展牆不可上膠,預先測試的掛鉤展出效果失靈⋯等等)。除了展出過程中的狀況外,將來如果還有類似機會,應該要更注意預先實測的工作,並在事前到場地預先場刊,試試看方案實際是否可行、或實際可能出錯的環節並提出,再與學員們一起想方法解決,相信能使展覽更加順利、完美落幕。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7/05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