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SDGs
回首頁
關於SDGs
活動紀錄
年度報告
北市大
English
【USR Hub】醫養結合與高教的視域的融合與擴散:建構社會處方箋與連結工作者創新研發基地-怪咖玩出遊戲力:ADHD的多元解方
怪咖計畫特別與臺北市立大學USR社會責任辦公室合作,把《還孩子做自己》紀錄片帶到了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透過「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怪咖醫師李佳燕的故事,與現場觀眾一起用卡牌遊戲學習換位思考以及如何花時間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打破社會對「過動兒」的刻板印象,更結合教育與醫學實務工作者的經驗分享來探討如何落實「兒童人權」具體行動。 怪咖團隊帶頭實踐,將場地的使 用權完全「還」給了所有來賓,大朋友們可以盡情吃吃喝喝輕鬆互動交流,小朋友們盡情跑跳,偶而穿越與談貴賓身邊扮鬼臉比手勢! 臺北市立大學更是傾巢相助,由心諮系翁士恆副教授、衛生福利學系王實之主任、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吳怡伶老師及闕廷宇老師,帶領著北市大心諮系同學們陪伴小朋友們一起遊戲,透過塗鴉、桌遊、說故事、互動遊戲等,現場的大小朋友都心滿意足地度過了一個充滿感動、知性、反思與行動能量的精彩夜晚。 玩轉學校的創辦人哲宇 帶來《#機器人阿弟》卡牌遊戲的體驗,在充滿跑跳小孩的環境中,這群玩遊戲的大人們居然可以非常融入遊戲情境,專心地參與討論與分享,內容層次更提升到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理解與尊重,現場的參與者跨越了性別、年齡、背景,大家都成為了「機器人王國」裡的一份子,一起為了協助解決「阿弟」的困境絞盡腦汁,彼此同理後,也找出了不同觀點的精采方案,原來我們可以一起建立一個多元平等共融的「機器人王國」。 現場出現了一位神秘嘉賓——2023金馬獎7項大獎提名《小曉》監製王小茵,看完紀錄片還淚流不止的她,跟大家分享她與先生拍攝這台灣第一部以ADHD過動兒為主題的劇情長片的心路歷程,原來是從她自己與孩子的經驗開始的,我們這些大人、家長、老師、學校甚至社會,是否以「愛」為名而過度干涉了孩子自由地成為他們自己? 專家座談由士恆老師從今天的「完全遊戲」開始,提出「遊戲力」的重要性,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喬蘭執行長分享了一個遺憾的故事,是她與人本這麼多年以來持續為孩子們發聲,爭取權益最重要的提醒與動力。在這個溫馨熱鬧的夜晚中,由才剛從瑞士回來又馬不停蹄地搭高鐵北上的佳燕醫師壓軸,給大家一個當頭棒喝的提問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9/19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