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你我共好」的善循環—社區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場域經營-「為受失智症影響人們準備的舞蹈處方箋」師資培訓課程

2024年08月03日(六)~ 08月05日(一)計畫團隊瑩慧老師於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中正樓地下1樓舞蹈教室舉辦113 年度「你我共好」的善循環-社區永續的倡導、關懷與場域經營USR計畫-舞蹈敘事治療應用在高齡族群「為受失智症影響人們準備的舞蹈處方箋」師資培訓課程。 開設此培訓課程背景是深知高齡議題為目前臺灣及全世界的重要議題,所以計畫規劃課程主旨在幫助學生運用表達性治療的概念於高齡團體的帶領,此次課程以「舞蹈處方箋」為主要核心,以舞蹈敘事治療(Dance Based Narrative Therapy, DBNT)為理論與實踐為基礎,在三天工作坊,帶領大家理解社會建構、敘事治療核心哲思,以及舞蹈、動作、音樂、創造性與遊戲等元素整合運用的方法。經驗並設計方案,作為學生未來在此領域工作的方法。 「舞蹈處方箋」是以舞蹈敘事治療(Dance Based Narrative Therapy, DBNT)為理論與實踐為基礎,在後現代大傘下,利基於社會建構、敘事治療哲思與技術,應用舞蹈、動作、音樂、創造性與遊戲等元素,為參與的失智症患者以及其照顧者帶來壓力釋放、情緒調節、重建互動型態、重構病後自我認同的療癒性課程(洪瑩慧、陳書芸、劉建良,2023)。 本師資培訓課程,期待透過知識性的傳遞、以及課程中經驗性學習,能帶給你陪伴人的新思維以及實踐方法。DBNT 是「透過口語和身體語言的綜合運用,在共舞中開展一場對話,用以深化理解自身面臨生活挑戰的洞見、重寫出帶有韌性新生命故事(Hong & Hsu, 2023)」的方法。在DBNT 的操作裡,拉邦動作分析(Laban Movement Analysis, 簡稱 LMA)是理解動作意涵以及創造性舞動時的參考架構;舞蹈的節奏性、音樂性、創造性、互動性與關係性也是課程的重點;在哲思方面,後現代重視關係的社會建構則是DBNT 操作的底蘊、將感官和情感知覺引導回認知階段的鷹架。 希望透過課程,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融入DBNT 方法,作為覺解人情感及表達的方法之一,並依此幫助人探索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和經驗。也能與較不善表達、或是無法以口語表達的人溝通,並達到被理解以及轉化情緒的效果。 計畫團隊希望透過課程帶給參加的成員學習到(1)熟習舞蹈處方箋概念:包含社會建構、敘事治療核心哲思,以及舞蹈、動作、音樂、創造性與遊戲等元素、(2)協助學生理解舞蹈處方箋團體的架構、(3)協助學生設計舞蹈處方箋於高齡、失智相關議題團體等專業技能,課程培養學生具備促進社會身心健康與創新實踐的專業技能和學術知識、啟發學生對於身體工作之興趣與認知,進而培育表達性藝術治療相關人才外,也能在教學中透過世代共學,豐厚課程內涵。

執行單位: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4/08/03-2024/08/05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