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 STEM 知識學習

生活環境中處處皆是 STEM(科學 Science、科技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ematics)學習的素材。如何從日常情境中淬取 STEM 內容,並設計出具探究性與創造性的教材,是當代教師的重要課題。本次演講以「披薩 DIY」為案例,展示如何運用「預測、實做/觀察、問答/討論、解釋與學習遷移」(PD/OQ/DET)探究與實作模型,設計出一套結合動手操作與科學思考的 STEAM(含藝術 Art)課程計畫。講者說明如何將披薩製作過程拆解成八個小活動,對應 PD/OQ/DET 的各步驟,並在每個環節中融入 STEAM 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實作中理解材料變化、熱傳導、比例計算、創意設計等跨領域概念。該課程不僅可應用於觀光工廠參訪等非正式教育場域,也可延伸至正式課室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與問題解決能力。此外,演講亦介紹幼兒階段的 STEAM 教材設計原則,並分享《臺北市幼兒 STEAM 教案彙編成果輯》中的實際案例,協助教師了解如何依年齡層與情境,建構適性化、生活化的 STEAM 教學方案。

執行單位:數學系
活動日期:2025/11/10



臺北市立大學 版權所有 © 2020 University of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